向即用即棄說不! 90後創出租餐具倡環保

休閒

發布時間: 2015/12/18 13:36

最後更新: 2015/12/21 10:49

分享:

分享:

適逢節慶假期,與好友相聚,總少不了到會美食,人人隨手拿個紙碟膠叉,吃兩口意粉、一件薄餅,再拿個膠杯裝滿可樂,咕嚕咕嚕。

飲飽食醉,丟掉餐具就一了百了?不,即用即棄餐具被埋在泥土裡,待十年、二十年,很可能仍未「了」。

開創本地餐具租用服務「We-use」的Wing,正因常在公司目睹即用即棄餐具的「盛況」,決心要作一些改變。

以前公司不時舉辦課程、講座,提供到會小吃,短短15分鐘,每人吃一點點,就已經用掉了那麼多即棄餐具。

我心想,如果可以訂餐具就好。

環保理念:用得其所

這小念頭冒出以後,Wing在去年8月開始籌備「We-use」,開Facebook專頁、入貨,去年末至今,已接過十多個訂單,小至幾個朋友聚餐,大至逾百人的酒店酒會都做過。

剛起步一年,規模所限,Wing只能偶爾請朋友仗義幫忙,大部分工作都得獨力包辦,她笑言洗碗算挺辛苦:

首先買回來要洗一次,用完要再洗,有時很油膩的要多洗幾次,亦有試過連同海鮮、魚生收回來,一打開非常臭!

問到起名「We-use」的用意,Wing自言是取其諧音「Re-use」(循環再用),再加上自己的一套「環保哲學」:

人可能覺得環保等於甚麼都不買、不用,但我認為不是這樣,可以用,但要用得合理、用得其所,不要浪費。

她續道,創立「We-use」是希望提供一個額外的選擇,

小吃聚餐大家經常會搞,但有時主辦者想環保都沒辦法,總不可能叫嘉賓自己帶叉吧?我希望可以做到方便、環保,又能保留活動本來的目的。

不為賺錢 盼租餐具成風氣

Wing指挑選餐具以輕巧、不易打破、款式大路為主,能配合不同場合。(曾耀輝攝 )

至於租用費,Wing表示以餐具逐件計,一般碗碟約3元、刀叉1元,較貴的有酒杯7元、咖啡杯連小碟9元一套等。她自言在定價上亦有花心思,

一人花約10元就可租用一套基本餐具,是合理價錢,又可避免浪費一套即棄餐具。

那有賺到錢嗎?她想了一下,說單是入貨花了2萬多元,另須運輸(部分由顧客負擔)、清潔費等,現在才剛好達收支平衡。

第一步是先讓更多人認識,以社企形式運作不是很賺錢,但我覺得有意義,就會花工餘時間做,有錢都會投放下去。

Wing會到油麻地上海街搜羅餐具入貨。(曾耀輝攝 )

「We-use」對Wing來說,並非賺錢工具,而是將理念付諸實行的小天地,可她卻盼望這塊小天地有天能擴得更廣闊、更熱鬧。

我很希望香港有更多租餐具同行,越多人做,越少用即棄餐具,成為一個風氣。

港環保發展落後 欠政策配套

的確,要從一人做起,直到成為社會認同的風氣,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。Wing指出,日本、台灣等地的政府積極推行環保政策,配套亦做得好。以台北為例,市長柯文哲宣布明年4月起,巿政府大樓全面禁用即棄餐具,之後禁用範圍更會一直擴展開去。

而根據香港環保署資料,2014年發泡膠類餐具每日平均棄置量為43公噸,相等於約2.5架雙層巴士的重量,還未計算其他塑膠刀叉匙杯等等。

香港環保業還是很落後,人想環保都無從環保。

她認為,香港人有基本環保意識,但就欠政策推一把,她期望即將落實的垃圾按量徵費能帶來理想果效。

Wing認為,環保可從生活細節做起。(曾耀輝攝 )

剛從中大社會系畢業兩年的Wing,從小學會「環保」的概念。有人願意為了這兩個字,不開冷氣、不乘車,過簡約日子,但Wing不諱言自己並不願如此過活:

環保就一定要過與一般人很不接近的生活嗎?難道要大部分人都回歸農田?我覺得不一定要一下子減到零。